? 中新社北京8月8日电 题:赖政府霸凌陆配 意识形态发动几时休?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28年前从四川嫁到台湾的花莲县富里乡学田村前村长邓万华,因被认定无法提出所谓“损失原籍证实”,克日遭扫除职务。赖清德政府又一次以霸凌手段,向弱者挥刀。 因同样理由遭视察者,尚有另外4名村里长。此事务在岛内一连发酵,不少执法学者及政界人士从规则、条例等差别角度质疑该决议——无论是强行要求大陆配偶放弃陆籍身份,照旧直接扫除一位民选村里长的职务,都不属于正当合规的领域。 一段时间以来,陆配在台遭受的不公正看待一直加码。从罗织罪名欺压两岸婚姻家庭骨血疏散,到要求补缴所谓“损失原籍证实”,再到现在周全清查、打压公职陆配……桩桩件件并非执法层面的问题,而是赖政府制造“寒蝉效应”的政治手段。 对陆配以意识形态相逼,将其与台湾民众脱离开来、置于对立面,辅以侧翼营造“来自尊陆,其心必异”的恼恨气氛——赖政府这一套用民粹手段举行政治操弄,在民众当中制造对立隔膜的手段不可谓不娴熟。持客观态度或吐露同情者,动辄被打上“中配合路人”标签。 视察家剖析,赖政府当下进一步打压陆配,有另一重寄义。受“大免职”首轮投票效果影响,赖清德民意支持度遭重挫,转移焦点、凝聚支持,要找一个“能冒犯”的群体立靶。有岛内媒体讥笑道,陆配简直成了“出气包”。 现在,全台约38万陆配人人自危,陆配子女的生涯、学业将越发艰难。须知,在台假寓落户的陆配群体已然是台湾社会一员,作为家人在为台湾经济社会生长支付起劲,现在却被看成“仇人”看待,怎不令人心寒? 去年一档访谈节目中,甫于4日辞世的历史学者许倬云先生被问及人生最大遗憾时,一字一顿说道“但悲不见九州同”,这在目今两岸形势下更令人唏嘘。 陆配是连结两岸的纽带,不应被看成棋子,两岸关系更非只有对抗。赖政府一次次将陆配“推上前方”,只会让台湾民众愈发看清其恃强凌弱、毫无底线的卑劣心肠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