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今年11月,第十五届天下运动会即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,全民健身热潮一连升温。然而,许多人在追求康健运动的同时却忽略了要害一环——运动前的热身准备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运动医学科侯景义副教授提醒,科学热身尤为主要,直接最先运动而不做充分热身,不但会影响后续运动的效果,还会增添运动损伤危害,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。 文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房诗婷、刘文琴、黄睿 运动前热身不到位 有四大康健隐患 不少人可能有这样的感受:运动前没有热身好,运动时总以为会限制施展。着实运动前不做好热身,还可能引发其他康健隐患。 一、易泛起运动损伤:在冷启动状态下,肌肉与韧带弹性较差,枢纽因缺乏润滑和无邪性,更易泛起肌肉拉伤、韧带撕裂甚至半月板撕裂等严重效果。 二、心血管肩负较大:心脏若突然应对高强度供血需求,可能引发心率骤升、血压波动,严重时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,威胁生命清静。 三、运动效率低下:未经热身,肌肉和神经系统没进入运动状态,反应缓慢,不但影响运动体现如实力、速率、协调性等,还会使燃脂效果大打折扣。 四、内脏不适:内脏器官未顺应运动状态时,直接运动可能导致腹痛、恶心等胃肠道痉挛症状。 别让过失拉伸拖后腿 高效热身这样做 拉伸主要分为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两类,二者在作用和应用场景上有显着区别。 一、动态拉伸 方法:以自动活动枢纽和肌肉为主。 常见行动:如跨步+转体组合、抱膝提踵、交替侧弓步等。 特点:行动连贯,幅度、强度逐渐增大。 二、静态拉伸 方法:将肌肉缓慢拉伸至有稍微牵拉感的位置后,坚持15~30秒。 常见行动:站立体前屈、坐姿腿部拉伸、肩部拉伸等。 特点:行动平稳,强调在静止中让肌肉获得充分舒展。 侯景义提醒,在一次运动中,动态拉伸和静态拉伸的安排顺序很要害: 运动前适合举行动态拉伸。动态拉伸可以模拟后续运动的发力模式,增添枢纽活动度,增进血液循环,让身体从静止状态逐步过渡到运动状态,降低受伤危害。 例如:运动前,可先做1分钟高抬腿,接着举行1分钟弓步走,再做30秒手臂围绕,最后做1分钟侧弓步走。 运动后则应选择静态拉伸。静态拉伸松开主要的肌肉,改善肌肉的柔韧性和延展性,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,资助身体恢复。例如,运动后,先做站立体前屈坚持20秒,然后换坐姿做腿部拉伸,每条腿坚持20秒,接着做肩部拉伸坚持20秒,最后做猫式舒展坚持20秒。 他建议,热身时间应占总运动时长的10%~20%,以稍微出汗或心率提升至最大值的60%~70%为宜,既能有用预防运动损伤,又能显著提升运动体现,让健身效果事半功倍。